1024年 2008年 2024年

2008年金融危机 - 资产价格分析

深度解析房价、股市、黄金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及其背后逻辑

房价指数

Case-Shiller指数

-33%
2006-2012
峰值: 206.52 (2006) 谷底: 138.07 (2012)

股市指数

标普500指数

-57%
2007-2009
峰值: 1565 (2007) 谷底: 676 (2009)

黄金价格

美元/盎司

+182%
2008-2011
起点: $680 (2008) 峰值: $1920 (2011)

2008年金融危机资产价格走势

深度分析解读

房价暴跌:次贷危机的直接受害者

房地产市场是此次危机的震中。从2006年开始,美国房价持续下跌,累计跌幅达33%。 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飙升,引发连锁反应,最终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崩溃。

影响因子
经济因子 70%
次贷危机爆发
政策响应
政治因子 20%
救市政策滞后
恢复周期
6年
2012年触底反弹

股市崩盘:金融恐慌的放大器

标普500指数从2007年10月的1565点暴跌至2009年3月的676点,跌幅达57%。 金融股首当其冲,雷曼兄弟破产成为危机的标志性事件。

最大跌幅
-57%
18个月内
波动率
VIX 80+
极度恐慌
恢复时间
5年
2013年创新高

黄金飙升:避险情绪的完美体现

在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中,黄金展现了其避险资产的本色。从2008年的680美元/盎司 一路飙升至2011年的1920美元/盎司,涨幅达182%。

避险需求
极度强烈
美元信心动摇
央行购买
大幅增加
储备多元化
投资需求
历史新高
ETF大量流入

关键事件时间线

2007年8月
次贷危机爆发
2008年9月
雷曼兄弟破产
2008年10月
TARP救助计划
2009年3月
股市触底反弹

投资启示

分散投资
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危机中黄金表现优异
逆向投资
在恐慌中买入优质资产,长期回报丰厚
风险管理
保持适当现金储备,应对流动性危机

相似历史事件

1929年大萧条
相似度: 85%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
相似度: 72%
2020年疫情冲击
相似度: 68%